上海都市网(shanghaisq.com)都市新闻报道
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失业率和其他衡量总量经济的变量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它为货币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自1958年菲利普斯提出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以来,它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便逐步奠定起来。后来弗里德曼与菲尔普斯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对其进行修订,引入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并考虑了通胀预期的影响,修正后的曲线称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近年来,国内同样涌现了很多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研究和经验论证的文献,尝试运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学者们发现伴随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形式可能具有自身的特点;而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大致经历了基于失业率的菲利普斯曲线、基于产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曲线和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绎和推进,这些实证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菲利普斯曲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解。
2.1. 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
关于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性依旧是个富有争议的问题,而对菲利普斯曲线变动特征的把握更是缺乏明确的定论。陈学彬(1996)运用最小二乘法验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但结果显示菲利普斯曲线对我国的解释力较弱。
2.2. 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在对产出缺口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本文运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刻画了我国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和非对称性,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1994—1998年和1999—2007年间,线性特征明显;而在1981—1993年和2008年以后,非线性特征明显,且两种特征之间转换频繁。
相较于线性菲利普斯曲线,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拟合程度更高,且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不具有凸性特征;通货膨胀影响机制具有动态性、延续性,上期的产出缺口和通胀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期通胀率。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上海都市网官网www.shanghaisq.com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浦江传说 于 2024-05-22 11:51:25发表在上海都市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上海都市网本文链接: http://dushi.shanghaisq.com/url/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