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市网(shanghaisq.com)都市新闻报道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由新西兰统计学家沃尔特·菲利普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描述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反之,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家们发现菲利普斯曲线并不能长期成立,因为人们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调整自己的预期,这种调整导致了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的消失。
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调整自己的预期。在短期内,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交替关系。这是因为工人来不及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导致实际的通货膨胀大于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实际工资下降,就业和国民产出增加。
理性预期则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来做出最优化的决策,这种决策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在理性预期的框架下,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因此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都没有稳定的交替关系。这意味着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会变成一条垂直线。
综上所述,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都会影响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在短期内,适应性预期会导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而在长期,理性预期会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消失,只剩下一条垂直线。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和预测经济波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上海都市网官网www.shanghaisq.com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浦江传说 于 2024-05-22 11:47:21发表在上海都市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上海都市网本文链接: http://dushi.shanghaisq.com/url/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