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都市网> 综合新闻> 正文

韩国身份证汉字的文化意义

上海都市网(shanghaisq.com)都市新闻报道

1. 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的结合

韩国身份证上的汉字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韩语是一种表音文字,类似于拼音,而汉字则是表意文字,每个字都有特定的意义。韩文看不出韩国人名字的意思,只有变成汉字的时候,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名字。这种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的结合,体现了韩国文化中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依赖和融合。

2. 文化认同与自我区分

在古代,韩国和日本都是中国的附属国,长期使用汉字。然而,在1948年韩国废除了汉字,并全面推行韩文。然而,由于韩文中的同音字非常多,如果在身份证上仅用韩文标注韩国人的名字,很明显会导致这些人在使用身份证时出现混乱。因此,韩国身份证上标注的汉字,不仅有助于区分名字,也体现了韩国文化中对自身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区分。

3. 文化历史的传承

韩国身份证上的汉字不仅是用于区分名字,也是对韩国历史的一种传承。在古代,韩国大部分文献和资料的书写都是汉字完成的。韩国废除汉字之后,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曾接触汉字,一点也不认识,怎么去读古籍?怎么去研究历史?于是韩国政府又不得不在1974年加入了学习基础汉字的教学计划,高中毕业的韩国人,必须要掌握1800个基础汉字。这表明,汉字在韩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语言的一部分,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4. 文化自卑与文化自信的矛盾

另一方面,韩国身份证上的汉字也反映了韩国文化中的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韩国在1948年后废除了汉字,极力实施“去汉字化”,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使用汉字。然而,由于韩语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汉字对韩语的巨大影响,韩国人发现不使用汉字会出现很多不便。因此,他们在身份证上标注汉字,既是为了方便区分名字,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现象反映了韩国文化中对自身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复杂态度,既有文化自卑,也有文化自信。

总的来说,韩国身份证上的汉字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继承和融合,也是对韩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同时,它也反映了韩国文化中对中国文化的矛盾心态和复杂态度。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上海都市网官网www.shanghaisq.com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综合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新闻 文体新闻 上海新闻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