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市网(shanghaisq.com)都市新闻报道
东北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受到西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影响。这个板块自日本海沟以高速度、小倾角俯冲到中国东北大陆之下,由此造成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地震活动。通常,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天然地震称为深源地震,而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则称为浅源地震。中国东北地区深源和浅源地震具有周期性活动特征,且在时间上具有相互关系。
地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地球板块以及岩浆的流动等地质活动引起的,是地球内部能量作用于地壳并快速释放过程中造成的震动。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内部的岩浆活动又会加剧板块的不稳定,因此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形成较大的地质应力,当应力释放时就会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就会引发地震。
有研究表明,地球上的地震活动可能与太阳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太阳的表面活动有着一个11年的活动周期,大致是前5年半处于活动增加的状态,后五年半处于活动减少的状态。在目前的这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开始的时间是2019年12月,至今刚过去3年多,正是趋向于太阳表面活动最频繁的时候。这一时期会有很多的太阳耀斑出现,发出大量的太阳风吹向太阳系外围。当这些以电离子气体团为主的太阳风吹拂到地球附近的时候,就会和地球磁场产生相互作用,影响地球磁场的平衡稳定,而地球磁场又是地球内部的地核产生的,因此有科学家认为强烈的太阳风也会对地球内部产生影响,引发的磁力变化可能干扰地球内部的岩浆流动和引力场等,从而导致地震出现。
东北地区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汇处,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产生的推挤作用力,是造成松原地区地震的根本原因。此外,扶余/松原—肇东断裂的研究表明,该断裂是东北—西南走向,大地在挤压力的作用下断裂之后,右边的断块被进一步挤到了左边断块的上边,发生了岩层的错位。在扶余/松原—肇东断裂的东南方向,也就是距离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更近的方向,还存在一条叫做依兰—依通的断裂带,这条断裂就像一条屏障,将板块交界处传导过来的力进行了消解,因此扶余/松原—肇东断裂所积累的力不会很大,发生大规模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尽管有一些研究指出,地震的发生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例如油气开采活动可能会引起深层的构造运动,并进而诱发地震。然而,大多数专家认为,油气开采活动与地震之间的因果关系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人类活动不太可能导致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的频繁发生。
综上所述,东北地震活动频繁的原因主要包括地球板块的相互作用、太阳周期性变化的可能影响以及地质构造的特定性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周期性分布。
上海都市网官网www.shanghaisq.com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小沪 于 2024-04-18 06:44:39发表在上海都市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上海都市网本文链接: http://dushi.shanghaisq.com/url/758.html
上一篇
宁江区地震后的恢复情况
下一篇
地震预警系统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