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市网(shanghaisq.com)都市新闻报道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船舶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技术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要求。这意味着船舶的设计和装备必须达到一定的环保标准,以防止在航行、停泊、装卸作业等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污染。
船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要求,取得并随船携带相应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证书、文书。这些证书和文书是船舶在海上行驶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防污染规定的证明,也是在发生污染事故时进行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
中国籍船舶的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营运和防治船舶污染管理体系,并接受海事管理机构的审核。这一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确保船舶在运营过程中始终遵守防污染的相关规定,从而有效地防止海洋环境污染。
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的单位应当配备与其装卸货物种类和吞吐能力或者修造船舶能力相适应的污染监视设施和污染物接收设施,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此外,这些单位还应当制定有关安全营运和防治污染的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防治污染设备和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这些设备和器材,以确保它们符合防污染的要求。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同样,港口、码头、装卸站的经营人以及有关作业单位也应当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这些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在发生污染事故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消除污染。
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向海洋排放的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废气等污染物以及压载水,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如果污染物不符合排放要求,船舶应当将其排入港口接收设施或者由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接收。此外,船舶不得向依法划定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域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海域排放船舶污染物。
通过上述具体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保护我国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生态安全。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上海都市网官网www.shanghaisq.com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浦江传说 于 2024-05-18 04:40:42发表在上海都市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上海都市网本文链接: http://dushi.shanghaisq.com/url/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