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市网(shanghaisq.com)都市新闻报道
公共场所的安全防范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公共场所安全防范的一些注意事项:
1. 可疑人物的识别:在公共场所,应留意那些穿着不适时令的衣服,且身形与脸型不成比例的人,这样的人可能是可疑人物。
2. 遵守相关规定:进入公共场所应先仔细阅读有关规定,并严格按章活动。
3. 禁止携带危险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或危险化学品进入公共场所,以防意外发生。
4. 了解安全出口:进入公共场所前,应先要了解安全出口、安全通道和消防器材的准确位置。
5. 勿触摸设施设备:不得随意触摸公共场所的消防警报、电源开关等设施设备。
6. 避免人群聚集:尽量避免同时涌向一个场所或景点,以免因通行不畅造成挤踩事故。
7. 专人负责管理:公共场所须有专人负责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8. 保持通道畅通:公共场所必须保持通道畅通,必须配备相应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和设施。
9. 消防器材的管理:公共场所配备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必须由专人管理,确保消防器材完好,并掌握所配消防器材和设施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10. 电源管理:公共场所必须加强电源管理,切实执行安全用电规定,严禁乱接拉电源,严禁各种违章用电。
11. 火源管理:公共场所必须严密火源管理,切实执行安全用火规定,严禁各种违章用火、玩火。
12. 大型活动的安全措施:组织大型活动时,必须具备各项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检查、整改隐患,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
13. 禁止携带管制刀具等:严禁携带管制刀具、枪支弹药、和其他致人伤害的凶器及危险、剧毒化学物品进入公共场所。
14.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校园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用电设备和用电量变化无常,为了临时用电在原有的线路上接入大功率的电热设备,使其长期过载运行,破坏了线路绝缘,引起火灾。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远离可燃物:在公共场所使用电热设备时,要远离可燃物。
2. 保持安全距离:使用的照明灯具要与可燃物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 及时切断电源:使用电熨斗熨烫服装或使用电吹风修整发型时,用完后,应及时将电源切断,并放置在不燃的基座上,等余热散尽后,再收存起来。
4. 禁止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当参加公共场所活动时,要禁止易燃易爆物品带入。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安装电器设备时,一定要按照额定电流安装。切不可超容量安装。并且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线路和设备,防止因故障引发火灾。
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 保持冷静:遇到突发事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2. 报警和示警:发现有爆炸、火灾、燃气泄露、车祸等突发事件或事故时,要及时报警并向周围的人员示警。
3. 参与抢险和扑救:如发现初起火灾时,应使用灭火器材及时扑救;发现有人触电,应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 采取防护措施:当发现情况已失去控制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迅速撤离,以免造成更大的伤亡。
5. 熟悉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在酒店、商场、娱乐场所等,务必留心疏散通道、灭火设施和紧急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在遇险之际尽快逃离。
以上就是关于公共场所安全措施的一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上海都市网官网www.shanghaisq.com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小沪 于 2024-04-30 20:38:46发表在上海都市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新闻采访/投稿/侵权投诉(共工新闻社.上海监督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上海都市网本文链接: http://dushi.shanghaisq.com/url/2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