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都市网> 综合新闻> 正文

闵行创新招商服务方式 增强主动性专业性坚韧性

上海都市网(shanghaisq.com)都市新闻报道

稿源:上海市政府网 编辑:刘伟

记者 黄勇娣

“好项目不缺土地,闵行目前有3万亩收储土地在手!”记者从日前闵行区召开的2025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招商服务一体化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闵行要实现经济增长5%的目标,力争规上工业产值增速4%,工业固投107亿元,软信业增速8%,新增规模以上开工落地投资额及主导产业、细分赛道项目投资额分别为550亿元、520亿元。

“我们感到,城市的温度,不仅体现在为民服务上,也体现在为企服务上。”闵行区领导在大会现场表示,等、靠、要是招不到好项目的,广大干部和招商人员必须要增强主动性、专业性和坚韧性。据介绍,今年,闵行将在创新招商服务方式上狠下功夫。在资本招商方面,充分发挥闵金投大零号湾创投基金作用,积极对接市三大先导产业基金以及其他市级产业基金,着眼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招引落地更多总部企业、重点企业。在场景招商方面,加强与市级部门协同,用好全市海量应用场景,打造政府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参与支撑的创新应用场景,助推招商引资;同时,积极抢抓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利用大模型、深度学习等技术,开展智能化场景应用示范,吸引企业把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落地闵行。在会展招商方面,举办招商推介会,遴选影响力大、与闵行产业契合度高的国内外高能级会场活动,全方位推介区域产业生态,将展会“流量”转变为招商引资“增量”。

闵行是全市产业大区,肩负着产业经济挑大梁的重任。下一步,市经信委将会同闵行,锚定主导产业发力,做大航空航天、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创新药和医疗装备3个千亿级主导产业,培育商业航天、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以及先进能源装备、工业母机5个百亿级特色赛道,实现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项目引进来只是招商工作的“上半场”,能够尽快落地投产,关键要把服务企业的工作进一步抓实落细。据悉,接下来,本市将在精准匹配惠企政策、增强企业服务能级的同时,大力强化招商队伍建设,开展10期“招商能手 服务专员”主题培训,更好匹配市级高质量培训资源,打造一支具有“投行思维”的招商服务队伍,助力提升招商人员、服务专员的行业研究、商务谈判、链式招商能力。

骑行者的期待和兴奋,反映出非机动车夜间越江的实际需求。此前,上海的14条越江隧道均设计为机动车通行,而非机动车闯禁令违法“上桥入隧”的情况时有发生,更多次酿成交通事故,成为交通安全管理的痛点。在专业人士看来,复兴东路隧道开放非机动车夜间通行,不仅是隧道功能的拓展和优化,也是城市交通治理思维的转变——上海将持续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满足更加多元的出行需求。

根据通行规定,目前复兴东路隧道上层将于每天23时至次日5时,仅供电动自行车通行越江,限制时速为15公里。

为保障复兴东路隧道非机动车夜间安全通行,上海公安交警总队路设处在复兴东路隧道浦西上下层隧道分流处,设置物理隔离设施,确保机动车仅能进入下层隧道行驶。黄浦公安交警部门在隧道的浦西进出口处均增设交通信号灯,控制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错时通行,避免车辆混行造成隐患。同时,在隧道进出口增设民警执勤岗位,加强现场交通管理。

而在浦东进出口,浦东交警部门对隧道周边交通组织进行全面优化:在张杨路(浦东南路至南泉北路段),双向最右侧车道被改造为“可变车道”——白天供机动车通行,23时至次日凌晨5时切换为电动自行车专用道。这也是上海首条“机非可变车道”,既兼顾日间车流,又为夜间骑行腾出空间。

“我们在浦东南路张杨路路口增设夜间非机动车专用相位信号灯。”浦东交警支队负责人介绍,在电动自行车进入隧道前,该路口信号灯会启动特殊相位,非机动车道绿灯时长延长至45秒,并与机动车信号错时运行,避免车流交织。

23时30分许,记者驾车进入复兴东路隧道。上层非机动车道内,照明灯将车道照得透亮,广播不断提示非机动车限速行驶;下层机动车道,车流平稳。

如何应对突发

有市民关心,非机动车不同于机动车,如遇突发状况有没有应对方案?后续怎么管理?

复兴东路隧道运维方隧道股份城市运营项目负责人苏喆表示,复兴东路隧道作为上海市第一条夜间通行电动自行车的隧道,在管理上也做了针对性优化,增设人员提供运营服务。

在夜间隧道通行车型从机动车转为电动自行车时,制定专项交通组织方案,配备专人布设和移撤相关的交通设施,保证车型顺利切换。另外,在人员配置上,加强中控室电动自行车通行时段的人员值守,在隧道的进出口增设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应急保障人员,全程保障隧道安全运营。

围绕非机动车在突发状况下的应急方案也已经出炉。

在车辆和设备配置上,电动自行车牵引与机动车不同,运营人员专门在隧道口配备电动自行车专用的平板牵引车,并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第一时间、高效应对突发。

针对冰雪天、大风暴雨、火灾、电动自行车事故等突***况,制定了相应的电动自行车专项应急预案,前期已经开展充分演练。

针对电动自行车通行特点,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在后期运营中,将加大视频巡视频度和车辆巡视力度,保障隧道的安全畅通,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苏喆说。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上海都市网官网www.shanghaisq.com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综合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新闻 文体新闻 上海新闻网



最新文章